创作背景:
“西电东送”工程是中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将西部地区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重大举措,高空架线工人承担了这一光荣使命。作品《蓝天》取材于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境内“西电东送”工程的建设者,画面以平衡电力高压的均压环安装为具体表现场景,对电力劳动现场进行了写实性表现。此作品一反传统的背景留白手法,以平铺低纯度颜色为天空背景,有力地表现了画面主题意境,衬托出高空作业的劳动者。画中人物身上红、黄色彩的跳跃与画面笔墨形成对比,重型工业装备与灵动的人物劳动姿态形成优美、单纯而又丰富的笔墨韵律,也使作品具有了鲜明的时代特色和独特的个性风格。
创作步骤:
用木炭条绘写出画面构图特点和人物、设备大体形象轮廓,注意对场景中的细节要有速写或图片素材参考,既要保持现实场景的真实性,又要把握整体画面的艺术真实性。(见图一)
图片
图一
用线条勾勒画面左下角的电力设备,顺势用线条勾皴结合的手法画出前方背对画面弯腰侧身劳作的工人姿态,线条要注意穿插、疏密变化。(见图二)
螨皮炎首选平台 0, 0);">
图片
图二
用中墨画出安装的主体物——均压环,用笔要松动,笔墨结构要与物象结构高度吻合。(见图三)
图片
图三
先用淡墨刻画后面人物的面部,注意塑造面部结实的块面关系,讲求形体的准确性与笔墨的生动性,联系我们再用浓墨刻画眼睛、鼻底、眉毛、嘴角等处,形成墨色变化。(见图四)
图片
图四
顺势画出后面工人用力推举的动态,衣纹线条的组织要符合人物的动态,注意右腿弯曲、左腿支撑的内在力度。(见图五)
图片
图五
用线条画出前后左右的电力设施,构建现代工业题材的线条美感,注意电力设备形成的疏密、前后、黑白、横纵等对比节奏,笔墨要为后续调整留有余地。(见图六)
图片
图六
用三青色加白粉再加少许胭脂或曙红(暖色),形成低纯度的蓝色平铺背景天空,用朱砂和淡黄色染劳动服上的安全带与头上安全帽色彩,使画面形成色彩对比。(见图七)
图片
图七
着人物面部色彩(参考上一讲《朝阳》作品中人物面部上色的步骤),题字钤印,整理画面,作品《蓝天》即完成。(见图八)
图片
图八
作者:王春涛